- 时间:2025-07-14
- 点击:469
- 来源:智慧水利工程学院
7月1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微生物与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松虎教授率团访问新疆理工学院,双方就共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智慧水利与生态治理‘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深入洽谈。新疆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出席座谈会,新疆河(湖)长学院院长、智慧水利工程负责人孟现勇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宏副校长介绍了新疆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区位优势及在智慧水利、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积累。袁松虎教授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微生物与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及在吉合作基础,表示具备推进三方合作的优越条件。双方专家围绕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模式、运行机制、重点领域等达成共识。
孟现勇院长谈到,中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等共同挑战。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发挥新疆理工学院的地缘优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科优势及吉方本土化优势,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实验室采用“主院(新疆理工学院)+分院(中国地大武汉、吉方顶尖大学)+成果转化基地(德蓝水技术公司)”架构,形成完整创新链条,并建立四方理事会制度。
双方在交流座谈中就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讨论。联合实验室将重点围绕五大领域开展合作:构建中吉跨境河流智能监测网络,实现跨境水资源协调管理;建设智慧农业节水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灌溉技术;开展土地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实施重要生态区域修复示范;利用地质专业优势,开展矿产资源评价和绿色开采技术推广;设立留学生培养项目,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根据规划,实验室将分阶段建设:短期完成组织架构;中期建成5—8个示范基地,形成年产值5000万美元产业规模;长期目标是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中亚智慧水利技术合作高地。阿克苏地区水利局河湖管理科科长蒋涛参加座谈并表示,地方政府将全力支持联合实验室建设,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撑。
此次洽谈标志着新疆理工学院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上迈出坚实步伐。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旨在为解决中亚地区水生态问题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中国先进技术“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双方将加快筹建工作,力争实验室早日运行,为深化中吉两国在水利、农业、环保、矿产等领域的合作开辟新前景。